返回首页

初中写景作文怎么辅导

来源:www.neweduweb.com   时间:2022-05-13 04:45   点击:278  编辑:昌娟   手机版

现在的初中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犯难,写景就更头疼。原因之一是缺少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色,无生活素材;其二是写景不知从何入手,杂乱无章;其三是涉猎的文学作品过少,语言贫乏,无话可说。其实,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窃以为有如下几点:一、细致观察景物,写出特征。写景作文,不是编写童话故事,坐在教室里,充分发挥想象就可以了,而是要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寻找作文灵魂。由于所教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这就有了景物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去仔细观察,捕捉景物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我让学生坚持每周有意识地去田间地头,仔细观察就地取材,同时每周布置一篇观察日记,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要想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还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运用视觉感受写出山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朱自清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运用触觉嗅觉和听觉来摹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如《济南的冬天》描绘济南雪后的小山:“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这样由高到低写景,就将济南小山的秀美细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三、展开合理想象,写出灵气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让笔下的景物灵动,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老舍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四、注意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复苏的那幅动人景象以及作者欢快的心情很巧妙自然的交融一起。从千树花开到春风沐雨,作者用细腻而明艳的词语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读者读来轻快愉悦!也似乎和柳条一样舒展开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