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你的爱让你感到幸福;或是你帮助别人让你感到幸福;或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里,你很幸福;或是逆境中有朋友的帮助,有朋友与你同行你很幸福......
六年级小学生作文关于好品质
写人该怎样选材?
如何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选择最典型的事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抒发真情实感?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不好把握。授课时我首先把这两天发生在教室里的事讲给他们听,然后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写起来不再吃力,个个都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实况如下:
“前不久,我发现我们班上杨重中没戴红领巾,问他,他说他戴了不舒服,脖子难受。谁知道陈老师是怎样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杨重中周围的几个同学纷纷站起来回答:“老师没有批评他,像慈母一样轻柔地给他戴上红领巾,还帮他理了理衣领,最后摸了摸杨重中的头发,对他笑了笑。杨重中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我点点头,进而启发道:“杨重这么调皮,老师为什么还这么做呢?”“杨重中虽然很调皮,但他也可怜,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对他而言训斥已不再起作用。老师这样做一是说明对他特别关心,二是说明老师处理学生很讲究方法。”“当时老师还说了什么?这样的老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学生一一作了回答,我因势利导,告诉他们选择这样的材料可以表现一个老师细心、耐心、有爱心。
接着,我又举例:“昨天放学后,老师留曹洋做了一件事,请他讲给大家听听。” 曹洋是个聪明但不爱学习的学生,此时他站在大家面前显得有点腼腆,困难地说道:“老师和我一同背书,我……”真是三言两语便结束。我见学生听得不过瘾,又详细地叙述当时我如何佯装背不上书又故意让曹洋背给我听的全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启发道:“这件事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感受如何?谁愿意夸夸老师,让我风光风光。”于是赞美的语言铺天盖地而来,“老师把学生当朋友了。”“老师真有绝招!”“陈老师教学有方,循循善诱,” 话匣子一经打开,源头滚滚而来。接下来,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说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然后,大组交流,集体评讲。气氛之热烈,劲头之十足,描述之生动,真是空前绝后。
见此情景,我忙接过话头,“同学们,平凡小事见真情,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平凡小事,写作的材料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挖掘而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这些材料。刚才大家听到的教室里发生的故事属于写人的作文素材。从中你们可以受到启发,把这一堂课的过程进行加工,可以改写成一件事,题目叫《陈老师教我们选材》,或者写成《陈老师的作文课》,或叫《发生在教室里的事》。”
不知不觉,一堂轻松愉快的作文指导课顺利结束了,同学们若有所思,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