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另外努力学习和会学习也是问题之一,所以让孩子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起来才会起半功倍。我孩子在那边学的,我觉得还不错的,刚开始的时候见效比较慢,我还怀疑是不是没有作用,后来去接孩子的时候与其它的家长朋友沟通交流了下,他们都跟我说不要那么着急,作文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感冒了吃药都不会立马就好,更何况学知识,而且这里不仅是单纯的教方法技巧,而是从孩子的兴趣动机和思维发散入手,让孩子从内而外的学会写作,慢慢的,孩子先是写作速度快了,然后写的内容也比以前丰富了,期待他能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生作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 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已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小学教师。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不怕写作文呢?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大语言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全程”示范作文。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教师写作实践可以给儿童树立写作的榜样。一个常有文字见诸报端的教师,一定会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效仿。二是教师写的文章不但是可供模仿的榜样,还是向学生展示写作过程怎样进行的实例,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鼓励、组织学生订阅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相互借阅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如实填写阅读报告单,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故事会”、“向你推荐一本书”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作文,必然是有后劲、有活力的、高效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练笔。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小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比如:先做后写、先画后写、先演后写、先编后写。。。。都是比较让小学生们喜欢的练笔活动。
四、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要作文的起点和要求,精心构建作文的平台。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我能行。其实,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评。要懂得欣赏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是欣赏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的意见也应该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应该是讽刺、挖苦的和空泛的。第三、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4篇认为较好的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参加各类作文竞赛,都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悦的好办法。
高明的教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写出文通字顺、表达真情实感、充满童趣的习作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喜欢作文、乐于作文,这是我们每位小学教师始终追求的一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境界。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知道什么是孩子所喜欢的,所乐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帮助孩子们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这样努力去做了,我们就会发觉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渐入佳境了。